协会领导

  • 杨志坚

      男,1959年生,汉族,党员,教育学博士,曾任国家开放大学校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文科处副处长、财经政法处处长,高等教育司副司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西部高校振兴行动计划等重要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起草工作,并积极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全面实施。自2010年7月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以来,立足中国实际,顺应国际远程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积极推动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实现战略转型。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开放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教育部委托课题《开放大学办学定位、模式和设置标准研究》等研究课题,并担任教育部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领域)专题研究专家组成员。其承担的《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荣获2014年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张少刚

      男,1956年生,国家开放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党委副书记,兼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任。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远程教育支撑职业教育模式研究”等多项重大课题。其研究成果《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点质量、规模和效益的平衡——基于电大地市级教学点的实证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电大远程教育成本效益实证与比较研究》、《士官远程教育模式实践探索——军民融合“6N51”教育体系创新》等分别获得AAOU年会论文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个奖项。主持撰写并出版了《远程教育经济:成本、效益与方法》等多本著作。

     

  • 丁 新

      男,江苏淮阴人。1982年1月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原淮南矿业学院机电一系),1987年10月调入中央电化教育馆,历任中央音像教材出版社副社长、中央电教馆音像出版社副社长、电化教育音像出版社副社长、副编审,1998年12月任电化教育音像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在《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发表多篇文章。2003年3月任中央电教馆副馆长,参与撰写多篇纪念文章。2013年9月任中央电教馆副馆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15年8月退休。

     

  • 李晓明

      男,1957年5月生人,北京大学瑞声慕课讲席教授,慕课推进工作组组长,副教务长。曾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教育部计算机教指委副主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2014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教育奖。1996年发起并组织实施了美国锡拉丘兹大学与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之间的远程课程,是我国最早利用互联网从事教学活动的实践者之一;1998年参与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相关专家组的工作;1999-2004年间主持北大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开展双边基于互联网的课程教学活动,所开发的课程在北京大学一直沿用至今;从2003年开始倡导并主持开发了分布式大学课程视频资源共享平台“大学课程在线”,一直运行至今;从2013年开始,作为北京大学慕课工作组组长,从多个层面开展慕课相关建设与研究工作,形成了较大影响,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MOOC数据模型及其对课程与学习评价的效用研究”。

  • 黄荣怀

      男,1965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担任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第五届副会长等职务。 一直从事教育技术和知识工程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完成和在研项目70多项,包括国家“九五”、 “十五”、“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863”计划课题、全国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等,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40余本。 他在知识科学与工程、网络与远程教育、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以及教学支撑平台研发方面成果显著,参与和主持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一系列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标准等制订方面的工作,主持研制了我国新世纪网络课程标准、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评审标准等,在教育技术学与教育信息化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声望。

     

  • 钟晓流

      男,1963年9月生,高级工程师,现任清华大学信息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电教中心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院务委员,信息化与外事公共关系处处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理工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秘书长。全面参与了清华大学远程教育系统的建设,主持设计了清华大学会议中心及教学环境视听工程应用系统等。参与规划设计深圳大学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和哈工大研究生院会议中心及教学环境总设计师;国家会计学院国际会议中心;数字化图书馆、综合教学楼教学环境等工程的总设计师;中国平安保险总公司平安大学多媒体及综合视听环境等工程的设计顾问;江苏南京地税局培训中心教学环境与会议系统等工程的总设计师;广东科技会展中心音视频及多媒体系统设计规划顾问;国家纳米中心大楼弱电系统设计顾问;人民大会堂多媒体视听工程专家组成员。发表文章及撰写教材:《多媒体视听技术与应用环境》、《教学环境设计》、《多媒体教室设计》、《智慧教育框架体系》等。

  • 董兆伟

      男,1967年7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河北石家庄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北经贸大学党委书记。1987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第六批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八届河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共河北省委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历任河北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河北职教研究所所长;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党委书记;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等职务。

  • 王萍辉

      男,汉族,1966年1月出生于湖南衡阳,湖南株洲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博士后出站,教授。现任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兼任教育部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主任委员等。主要从事机械、教育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规划教材1部,参加主编高校德育成果文库书1部,主持及参加教科研项目近30项。

  • 杨晓健

      男,1962年6月出生。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现任甘肃省电化教育中心、甘肃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兰州交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曾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甘肃省政府“园丁奖”。

     

  • 王 铮

      男,1964年生人,担任北京大学附中校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学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2000年筹办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兼任南山分校校长。2002年至2009年4月任深圳中学校长,2003年被评为深圳市优秀校长;2004年被评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在深圳,他贯彻因材施教,实现了分层教学和单元教学。2009年4月起王铮回京任北大附中校长。他创立了单元制,导师制和出国体系,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意愿,鼓励学生创新,在物理竞赛和研究性学习方面很有建树。《高中学院制、书院制学生发展模式探索——构建跨年级、多元自主的校园生态》 2014年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评奖”二等奖《学校组织变革实践:校长的探索》北京市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成果、北京教育学院重点学科学校管理学成果研究成果《高中学院制、书院制学生发展模式探索——构建跨年级、多元自主的校园生态》 荣获2014年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评奖”二等奖。《学校组织变革实践:校长的探索》荣获北京市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成果、北京教育学院重点学科学校管理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