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破局、示范引领、共生共享 ——中小学校长“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专题研讨会在津召开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2025-04-30

 

 

2025年4月24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数字化环境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博科技集团承办的中小学校长“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专题研讨会在天津隆重召开。全国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中小学校长、电教系统负责人等近二百人出席本次活动。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翟博在讲话中指出,随着《教育强国建设纲要(2024—2035)》的颁布,“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已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面向所有学校、全体学生的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势在必行,要建立学校、家长、社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协同生态,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普及教育。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雍潜在致辞中表示,教育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构建起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在此背景下,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时不我待!他强调,我们首先要有清晰且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认知课程设计必须契合孩子的心理年龄,要契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本质特点。他在会上介绍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数字化环境专业委员会联合行业知名企业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期望能够为学校提供有益的帮助。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数字化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薛建国在《时代命题与教育使命——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政策思考与实践探究》主题发言中围绕AI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重构教育体系以回应时代需求,以及在新的国家战略部署下数字化环境专业委员会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展开分享。他表示,AI浪潮也倒逼教育工作者放下“以教促学,以师促生”的传统逻辑,正视师资短缺、课程悬浮、评价滞后、技术储备不足等问题,寻求破局路径。据介绍,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博科技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数字化环境专业委员会部署与指导下,国内第一家推出专为中小学校设计的人工智能普及课程与体系化资源支撑系统——千手AI智趣课堂。千手AI智趣课堂以趣味性、生活化、任务型为设计目标,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和学校数字化环境的优势,面向“零基础”和“全体”学生,通过简便易行、高性价比的“双师”实施途径,帮助学校创造条件并尽早开展AI教育的普及工作,从而助力学校的特色发展,培养具备AI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千手AI智趣课堂不仅是一门课程,而是帮助学校在AI教育浪潮中主动破局、抢占新时代学校发展先机的“决策支持系统",真正有利于推动优质人工智能资源与中小学教育深度融合、协同创新。

 

  “千手 AI 智趣课堂”课题组高级教研员关杨对该项目进行了详细阐述。  “千手 AI 智趣课堂”立足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需求,构建了"三维一体"教学模式,通过一线教师、数字人教师与智能平台的协同,实现从知识传递到能力生长的教育目标,旨在为培养符合智能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目前,该课程已在试点校取得显著成效,希望与更多教育界同仁共享这一创新成果,共同谱写智慧教育新篇章。

 

湖南省长沙市同升湖学校总校长孙培文“千手 AI 智趣课堂”试点学校经验分享。他表示,同升湖在20年办学历程中,善于把握时代机遇如民办教育政策、新高考改革等,教学质量稳居长沙民办校前列。在人工智能席卷各行各业的背景下,学校积极组建AI教育领导小组,引入AI自主学习系统,开展试点课程——“千手 AI 智趣课堂”。他介绍说,“千手 AI 智趣课堂”不仅实现了教学减负增效,更进一步实现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目的。

来自全国的中小学校校长代表纷纷表示,他们第一次看到这样面向全体学校,面向所有零基础学生,易于部署实施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整体解决方案,这样的体系化方案直击他们面临的核心难点问题。 

此次研讨会上,“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百校示范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以“服务国家战略、引领教育变革、赋能学生成长”为核心,探索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的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实践路径,建立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践标杆,为各地全面实现2030年目标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接下来,工程将聚焦打造示范校和示范区、示范校联盟三大核心任务,构建共研、共生、共享、共进的人工智能教育服务生态。

在以“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环节,来自行业协会领导及教育界的行业精英、中小学校长,围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推进路径、教育深度变革策略及数字化生态构建等话题,汇集智慧、分享经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数字化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贾雪鹏主持该论坛。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雍潜认为,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冲击迅猛,但AI依然是人类教育的一个辅助工具。他表示,技术革新必须服务于育人本质,教师的核心地位不可动摇。我们搭建的平台和应用都需坚持本土化、组织化、课堂化,适配中国学生的课堂

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内蒙古教育厅“国培计划”专家组组长韩猛表示,当前教育智能化正经历"工具替代期"向"生态重塑期"过渡。以后课堂将从传统的师生二元结构演化成师、机、生三元结构。正如千手AI智趣课堂,人类教师聚焦“育人”,数字人教师“芊芊”处理“授业”,实现1+1>2的教学效果。

江苏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创新研究所所长、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总校长周慰从学生“熬夜写”、家长"无奈卷"背后教育的系统性困境角度,分享了如何用AI去破解这种"既要又要"困局。他认为,这场转型本质是教育哲学的范式革命。或许真正的突破在于,用AI倒逼我们重新定义"什么值得教"。

江苏省镇江第一外国语学校校长王伟的实践案例分享,揭示了教育智能化落地过程中的关键矛盾与创新突破点:如何平衡技术狂热与教育规律。他认为,技术落地不是设备问题,而是教育教学模式的系统性转型,技术对课堂的渗透与教师角色重构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长沙市同升湖学校教师赵杰在分享中表示作为千手AI智趣课堂试点校的首批授课教师,一开始既期待又忐忑,但千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与体系化的资源支撑系统迅速消解了跨学科教师的顾虑。课程以前瞻性任务驱动学习,学生通过“身份卡”“小组任务”深度思考、协作实践,并以输出倒逼输入,践行费曼学习法,将知识转化为真实场景应用。赵杰特别指出,千手推动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设计者与引导者,课堂模式从单向讲授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这种重构不仅让教师突破学科局限,更让课堂成为学生能力生长的沃土。

 

圆桌论坛现场,与会嘉宾各抒己见,展开深入且热烈的讨论,从不同角度剖析了当前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就如何构建更加科学、高效、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决策者与引领者,其人工智能视野与能力直接关系到技术在学校落地的深度与广度。此次论坛通过高端对话与智慧碰撞,为校长们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拓展AI 战略视野,为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融合应用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忙着收集木材和分配工作,而是激发他们对大海的向往。”最后,贾雪鹏引用这句话结束大家的交流,他说,面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首先是点燃孩子们对探索未知的热爱,给他们创造无限可能的激情。让技术成为放逐理想的帆,而非束缚思维的锚,也祝愿AI时代我们的教育事业行稳致远、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