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望中前行——杨志坚会长在纪念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三十周年暨教育信息化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2021-12-20

 

在回望中前行

杨志坚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通过在线会议方式集聚一起,共同庆祝我们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成立30周年。这是一种发自心底的祝愿,一种尊重历史的肯定,一种为前行而回望的坚守。

 

      在这里,我要对30年来为协会发展壮大殚精竭虑、辛勤努力、默默贡献的前辈们、会员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今天在线参会的各位理事、常务理事、会员代表,相关院校、企业界、新闻界的朋友,以及国外同行表示热烈的欢迎!

 

      不久前,中国共产党对建党百年来的历史成就和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确立习近平同志在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其根本目的在于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在于更好地领导我党我国人民共同奋斗,实现第二个百年战略目标。这也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历史总结和改革发展指明了政治方向,奠定了思想基础。

 

      30年前,我国改革开放如火如荼地全面推进,社会发展得到极大的恢复和发展,面向21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展开,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提升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探索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各种专业性、区域性的电化教育协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从事电化教育工作人员迅猛增长。在此大背景中,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成立专门推进我国电化教育工作的行政机构——电化教育司。随着电化教育司的成立,我国电化教育工作在全国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中迅猛发展。

 

      为加强对电化教育工作的推进和管理,在电化教育司的直接领导下,经过组织筹备,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前身——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应运而生,于1991年8月正式宣布成立。时任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邹世炎任协会名誉会长,电化教育司司长邢纯洁兼任会长。自此,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揭开了它30年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历程的序幕。

 

      30年来,协会始终秉承办会宗旨,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在会员们的共同努力中,今天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包括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标准、网络安全等35个专委会,数以千计的机构会员,服务面向覆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社团组织,是推进我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信息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30年来,协会始终围绕主要任务,组织、协调各方力量,积极开展工作,把各项具体任务落到实处,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咨询研究方面,参与了教育部及有关部委的政策咨询与研究,编写出版了一大批研究报告和国家智库报告。据不完全统计,自“九五”始,共承担教育部课题和设立协会课题达1332项、1万多人次的专家、教师、电教工作者直接署名参加,几万名教师和几十万名学生参与了相关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对此高度评价,认为“课题理论与实际结合,实验效果显著,把教育技术应用提升到一个新阶段”。

 

      在学术探讨、经验推广和标准制定等方面,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每年定期不定期召开以教育信息化为主题的相关年度峰会、学术讨论会、专题研讨会,举办体现技术发展趋势和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成果、模式的大型展览会,适应技术发展、行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组织专家研制并发布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 36342-2018)》等一批行业标准。

 

      在提升教师、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素养方面,每年定期不定期举办数以千计的各种各类教师培训班、研讨班,开展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的各种各类网络课程、视频资源评比表彰等活动,举办“世界物联网博览会青少年物联网创新大赛”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各类赛事和活动。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出访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推介中国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邀请相关国家的专家学者到我国进行访问,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活动,逐步形成以中、日、美、韩技术协会为主体的学术会议框架,提升了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国际影响力。

      在应对疫情推进在线教育方面,响应教育部应对新冠疫情,开展在线教育政策要求,与相关行业、企业、院校共同努力,及时向社会公布“开展在线教育建议”,发布“征集教师在线教学培训资源”文件,遴选出教学平台80个,综合资源、案例一大批,免费提供学校使用,有效促进了在线教育发展。

      总体来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30年的发展,基本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教育教学等改革发展趋势和需要,在促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发展,以及提高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做出了自己应有的历史贡献。

 

      2020年11月,根据国家《关于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的实施意见》,民政部、教育部正式发文批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与中央电教馆全面“脱钩”,这意味着在行政化体制中运行了30年的历史结束,开始踏上了自主办会,按社会化、市场化规律运行的新征程。

回望历史,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正视问题。从根本上看,协会最突出的问题是体制性问题,也是全国协会商会的共性问题,正如国家文件指出的那样:“存在政会不分、管办一体、治理结构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创新发展不足、作用发挥不够”。这次国家批准协会“脱钩”,为协会解决长期存在,想解决又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好的内外部问题提供了制度基础。

 

      这是一次机遇,一次历史机遇,一次重大历史机遇。我们要抓住这次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稳中求进,推进协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再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一招”,就是改革开放。要面向社会、行业、企业、院校等开放办会而不是围着政府转,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服务求生存求发展,探索走出一条以社会化、市场化为导向的发展之路。

 

      要立足长远,建章立制,把国家政策文件精神和我们已经凝聚的共识,充分落实到协会章程和各种制度性文件之中,在新的社会管理体制框架中,进一步明确协会的性质、宗旨、定位、目标、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和相关规定,保障协会未来能够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要以创新为动力,全面深化运行机制改革。成立协会党组织,确保党对协会的全面领导和改革发展的政治方向。加强对协会组织体系、各项改革发展工作的监督。加强协会总部建设,设立相应职能部门。创新性建设一批体现办会宗旨,引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专门委员会。要大力发展新会员,尤其是企业机构会员和个人会员。

      要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趋势和新要求,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明确战略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形成目标体系,并以目标为导向,协同努力,构建新格局,形成新局面,取得新成绩。

协会的历史和环境决定了未来改革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按照我党提出的工作总基调,既要全面推进工作,又要突出工作重点,做到平稳有序,稳中求进。稳是进的基础,进是稳的目标,只有行稳才能致远。

 

      30年弹指挥间。过去已成历史,但历史是未来的起点。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要站在新的起点上,在继承、改革、创新中发展,为未来创造新的更加辉煌的历史,把协会办成一个真正“依法设立、自主办会、服务为本、治理规范、行为自律”,有强大向心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社团组织。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