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二届“教育数字人大赛”的通知(第一轮)
-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 发布时间:2025-03-03
各会员及相关单位: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从“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的“3C”走向“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的“3I”,积极推动以智助学、以智助教、以智助管等方面AI赋能教育的创新应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将在2025年教育数字人嘉年华活动中举办第二届“教育数字人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旨在引领教育技术发展,推动教育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助力校企合作与产业发展,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
现将“大赛”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和宗旨
主题:人机和合共生 优化数智教育生态
宗旨:校企共创适用、易用、有趣的教育数字人
二、组织机构
大赛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组委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和支持单位共同组成。
大赛设立执行委员会。执委会设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其办公室设在学术委员会教育数字人推进工作组。
三、赛项设置
本次大赛设置6+1个赛道:
1.教育数字人——助学赛道:利用AI技术为学生提供实时互动的伴随式学习支持,如语言陪练、编程助手、智能学伴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拓展学生对知识内涵感知的深度和广度。
2.教育数字人——助教赛道: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师进行教研备课、辅导答疑、学习分析等,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备课效率,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实施个性化教学。
3.教育数字人——助管赛道: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教学质量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科研管理等,分析师生数据,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为教学质量提供评估和改进建议,支撑学校的管理决策。
4.教育数字人——助评赛道: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评价的各要素、各环节而形成一种更加科学、专业、客观的教育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纳、数据采集全面快速、价值分析科学高效、评价反馈智能精准。
5.教育数字人——助研赛道:智能技术辅助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在前沿文献分析、科研数据处理、实验设计优化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推动研究工作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6.教育数字人——助服赛道: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全校师生开展餐饮服务、环卫服务、会堂服务、车辆服务、医疗服务等,优化服务资源配置,提高师生服务体验。
7.附加赛道:智能体与硬件融合赛道。
四、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包括参赛选手和推荐单位。
参赛选手为智能体,包括但不限于数字人、虚拟人、智能人、数字分身等应用形式的教育技术AI助理,数字教师、数字学生、数字助教、数字校长、数字服务人员、数字科研助理等单一角色或多元角色,具有“有形象、会表达、能互动”等特征,能在“学、教、管、评、研、服”中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为师生提供智能助理服务。
推荐单位为本协会会员及其相关单位,鼓励各级各类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跨学科合作。
五、竞赛内容
(一)互动性和交流能力
评估教育数字人在视频和音频传输方面的质量,包括视频的清晰度、流畅性以及音频的清晰度和无杂音的程度。
评估教育数字人所支持的交流方式的准确性和即时性,包括语音交流的准确性(如语音识别和理解的准确性)以及文字交流的实时性(如文字输入和响应的速度)。
(二)个性化学习支持和反馈能力
评估教育数字人对学习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包括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如涵盖学习行为、进度、偏好等方面)和分析的准确性。
评估教育数字人提供的个性化学习建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包括学习路径的个性化程度以及学习支持的实用性和及时性。
(三)多媒体内容整合能力
评估教育数字人整合多媒体资源的能力和丰富性,包括图像、音频和视频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评估教育数字人在虚拟场景中(如虚拟实验室、现实模拟场景)的展示效果。
(四)情感智能和情感支持能力
评估教育数字人与用户之间的情感互动和连接能力,包括对用户情感状态的识别和理解。
评估教育数字人对用户情感状态的反馈能力,包括情感反馈的及时性和个性化程度。
(五)易用性和可访问性
评估教育数字人界面的设计是否简便易用,包括操作界面的直观性和用户友好性。
评估教育数字人在不同设备和网络环境下的兼容性和稳定性,包括在PC、平板、手机移动端等不同设备上的使用体验一致性以及在线(离线)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六)形象和特征逼真度
评估教育数字人的形象特征(如面部和身体特征)与原型的相似程度,包括面部细节、身体比例等方面的精确度。非真人类型的拟人化形象逼真指卡通人或拟人的卡通动物,需具备清晰的拟人特征,如丰富的表情、拟真的动作和比例,以在教育场景中提供亲和力和互动性。
评估教育数字人提供给用户的形象选择范围和个性化定制的能力,包括外貌风格的多样性以及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偏好进行调整和定制的程度。
(七)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评估教育数字人对用户数据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程度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评估教育数字人对教育内容的保护措施,这包括内容审核和过滤机制的完善程度以及对用户数据隐私的保护措施。
六、评分规程
大赛设评审委员会。评审设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初评阶段以AI评委为主,终评以现场专家评委为主。专家评委评分所占权重为0.7,AI评委评分所占权重为0.3。
参赛选手按完成规定的任务情况获得评分。任务清单将于赛前提交给选手。每项任务完成的总分为10分,其得分由各类评委评分的平均分加权求和确定。参赛选手的最终得分为每项任务完成得分之和。在比赛任务完成过程中,评委不提问,选手不答辩。
评分规程最终解释权归评审委员会。
七、奖项设置
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颁发相应的荣誉证书。证书按赛道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纪念奖以及专项奖。
另设赛事突出贡献奖若干名,颁发给为大赛做出贡献的支持单位,按类别颁发荣誉证书。
八、赛程规划
拟定大赛分三个组别: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赛程分初赛和终赛。首批初赛工作站设在北京、成都、郑州,亦将视报名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终赛在武汉进行。时间规划:
2025年1-2月,大赛宣讲、培训、研讨,了解初赛规则。
2025年4月20日前初赛,各单位选出赛手,即完成作品/产品提交,参加终赛。大赛组委会在10个工作日内向参赛单位反馈赛手资格审查结果并邀请参赛。接到参加终赛通知的单位,会同时得到终赛赛事手册,包括比赛流程和赛手评判方法。
2025年5月在武汉举行终赛,举行大赛颁奖典礼暨“六助”学术沙龙活动,分享优胜赛手的技术解决方案。
九、参赛报名
大赛官网:www.caet.org.cn
主体赛事通过大赛官网报名参赛,2025年二月13日开始接受报名。参赛不收取任何费用。
参赛单位请下载并填写承诺书、通过大赛报名链接(https://bcnbfpvkz9wk.feishu.cn/share/base/form/shrcnFa35KQKWnMVeDX6iFEmvdg)或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提交报名信息、承诺书电子稿及扫描件及其他赛手资料完成报名。
赛手资料包括赛手简介、演示视频及相关文档。赛手资料和现场表现不能出现政治错误和伦理道德问题。
1.赛手简介:简要介绍作品名称、功能、特点、创新点等。
2.赛手演示视频(可选项):录制作品演示视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
3.赛手相关文档(可选项):包括但不限于软件使用说明、技术文档等。
十、赛事收获
参与赛事活动,参赛单位将有机会获得以下收获:
1.获得赛事证书。
2.命名(或推荐)相应研究示范基地/创新工作室。
3.资助(或推荐)相应课题研究等。
4.基于作品申请其他项目或者奖励。
5.针对项目推荐给创投机构。
大赛执委会办公室联系人:
张老师,18779991422
周老师,16710045466
魏老师,13661389294
张老师,15201236530、13611224609
电子邮箱:jyszr@nerc.edu.cn
北京站联系人:王老师,15210000311
成都站联系人:白老师,18010686676;涂老师,13881869523
郑州站联系人:张老师,18614955579
附件:教育数字人大赛参赛单位承诺书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2025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