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安全大家谈”系列网络研讨会第一期“疫情 防控下的校园新安全”在云端成功举办
“安全大家谈”系列网络研讨会第一期“疫情防控下的校园新安全”在云端成功举办
网络安全专委会秘书处 魏顺平 供稿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围绕当前网信工作热点,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网络安全专委会主办的“安全大家谈”系列研讨会第一期以“疫情防控下的校园新安全”为主题,在云端成功举办。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网络安全专委会主任曾德华,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网络安全专委会秘书长马严,以及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主任张蓓、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主任张闯、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化推进办公室/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姜开达、华北电力大学网络与信息化工作处处长安杰等专家出席本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安杰主持,秘书处所有成员参加。来自政府、学校、企业的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从业者近2000人聆听并参与了讨论。
曾德华主任在致辞中指出,网络安全专委会旨在整合政府、学校、企业等方面的资源,为教育网络安全做一些实事,为每一位同志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专委会将按片区设置副秘书长单位,分区域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活动。曾主任希望与会人员积极支持专委会的工作,积极组织人员参加专委会活动,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做好支撑和保障工作。
马严秘书长在致辞中介绍了专委会的情况和工作框架,包括机构建设、智库建设、会议论坛、培训宣贯、学科教育、技能竞赛、生态合作等七大方面,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专委会的活动,把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积极向技术创新、生态合作方向开展。
接下来张蓓老师、张闯老师、姜开达老师分别做了精彩报告。
张蓓老师以《智慧抗疫赋能校园管控新常态》为题,从北京大学实践出发介绍了信息化支持下的校园疫情防控业务,包括校园管控、全员核酸检测、防御溯源等,详细介绍了为支持这些业务所开展的系统开发、数据治理等工作,最后在总结中强调信息系统在实战中完善,信息化队伍在实战中成长,数据治理要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张闯老师以《数据驱动的常态化校园疫情防控》为题,介绍了北京邮电大学在疫情防控信息化组织、信息化与数据平台建设、疫情防控应用等方面所做的工作,通过“卡点、抓线、管面”的思维模型,指出数据驱动的疫情防控目标包括为疫情管理业务提供信息化支撑、为学校疫情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为二级单位提供疫情工作抓手,强调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学校需要依靠数据治理能力、数字化转型能力,最后以疫情防控典型案例介绍了数据驱动的疫情防控工作方式包括读懂政策文件、制定工作流程、信息化功能实现、开展培训等环节。

姜开达老师以《疫情防控数字化转型二三事》为题介绍了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政策要求,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在数据支持疫情防控、随需而变的信息化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并给出了升级网络、制定预案、做好各类人员团队建设等具体建议。

近2000位与会人员通过文本提问+实时互动相结合的形式,围绕各地疫情管控数据接口、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数据抓取、第三方人员和临时入校人员校内轨迹溯源流调、校内疫情检测系统故障处理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邵云龙副秘书长进行了小结,倡议与会人员按照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约高效、安全保障”的总体要求,落实部党组“且行且思考、且建且应用”的工作思路,积极在专委会这个平台上展示自我、贡献智慧,走出教育网络安全工作共建共享、联防联动的新天地。
此次研讨会是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网络安全专委会”)系列活动之一,后续将根据网信工作需求定期举办相关活动。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是经教育部批准,民政部备案的国家一级社团组织。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于2021年底研究成立网络安全专委会,曾德华同志任主任委员、马严同志任秘书长。网络安全专委会的主要职能有:开展教育行业网络安全研究、交流,提升教育行业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研究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研制网络安全建设方案和行业标准,推动教育行业网络安全建设水平,让教育行业的网络安全建设更加合规,让教育技术支撑教学更有安全的保障。网络安全专委会持续吸收各类会员,依托机构会员力量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推广网络安全新技术、新产品和优秀工作案例,努力推动校企合作、政企合作,搭建教育网络安全政、用、产、学、研桥梁,为党和政府推进网络强国战略落地实施做出自己的贡献。